什么串串才是最美的
走在成都的街边上,随处可见铺子里面密密麻麻的人脑袋,块头再大也只能坐在一根木头小板凳蜷着,围在红漆小方桌前,在烧得热腾腾的红油火锅里不停刨签签,一口一坨牛肉或抓一撮小菌干赶紧放进碟子里头,旁边桶里面放着大把大把的竹签子,各个满头大汗,热火朝天,吃完喊声“数签签”,服务员手都数爪了,才吃几十块钱,这就是火热了十几年都没有冷过的四川名小吃—串串香。
汤底上乘的串串,才是好串串
几乎人人都吃过串串香,对各色菜品了然于心,而串串香的汤底直接决定味道的成败。最初的汤底,是用鸡骨头、猪骨头熬制,加以牛油,再配合辣椒,花椒,桂皮,豆瓣酱,葱姜蒜,八角,香叶,党参,白芷等20余种调料调味,麻辣鲜爽,越煮越香,但品种稍显比较单一。
随着人们对口味的需求,很多串串的汤底也多变了起来。海鲜串串、卤油串串、藤椒串串等相继出现,只要是汤底熬制得好,生意基本都不会太差。有一家卤油串串香加盟店,味道确实特别,打一份他们家的原汤碟,特色是牛肉、小珺肝和鸡脚脚,让人欲罢不能,还有用原汤冒出来的土豆粉和脑花味道都很巴适,尤其是土豆粉,很滑不硬又筋道。
串串的蘸碟一枝独秀
串串的油碟也是一大讲究。碟子大致有香油碟、原汤碟和干碟三种。菌肝、牛肉、兔腰子这些小颗的肉嘎嘎必须干碟来,燥辣的干海椒面和干花生米配上这些肉食,在嘴中融化最终爆发;豆腐类、假肉类、菌子类就适宜在油碟或原汤碟里面过一遍,邮香绕口,温软流长。
相比起来,干碟更考手艺,因为不能像油碟那样自我搭配,质量好不好,打个干碟就见分晓,很多家出名的串串店都有自己秘制的干碟的。
吃法多样的串串文化
早在上个世纪,重庆火锅刚传入成都,一些人就开始在热闹的商场、剧院、录像厅附近摆摊卖串串,在锅中煮好,蘸上调料边走边吃。
如今,在街边的边走边吃的串串滩已经很难再看到,一些小铺子上卖的冷锅串串就是延续。热锅串串要自涮自烫,冷锅串串就是老板烫制好再装在碗中供顾客使用,简单方便,但也少了热串串的烫口感,味道却更稳定。各色荤素穿成串,一次抓一大把,送入口是火辣辣的,随之而来的就是浓郁香气,实在是让人惊艳的美食。
串串的吃法很多,乐山著名的钵钵鸡也是串串的翻版,就是将各色菜品先用白汤底煮好,放凉后放在红油锅里浸泡,吃起来就是凉的,也别有一番风味。
成都著名的串串香也非常多,作为火锅的另外一种形式,串串香的惊艳不用多言。想着各类新鲜肉类、禽类、海鲜、时令蔬菜、干鲜菌果被串得整整齐齐的躺在在篮子里,安静等待被红汤锅底浸染得油亮亮、热气腾腾的,让人几天不吃,就想得心慌慌。

感谢您对唐记煌串串香的关注,此信息若对您有所帮助,请分享到 |
|
返回唐记煌串串香加盟网首页
|